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 7卷 2期 刊出日期2019-03-20
述评
论著

宫月乔, 付晓悦, 郑桃花, 孙文娟, 臧运金, 饶伟

2019, (2): 90-94.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19.02.007

目的 对肝移植受者的服药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受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和《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对肝移植受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4 例肝移植受者中,依从性低者 52 例(25.5%),依从性中等者 105 例(51.5%),依从性高者 47 例(23%),其中,婚姻状况、每日服药种类及药物了解程度等因素,对肝移植受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影响(P < 0.05)。结论 肝移植受者的服药依从性仍有待提高,除加强受者自身对药物的重视程度之外,定期随访和必要的医疗干预将是受者获得长期存活的关键。

孙晓叶, 沈中阳

2019, (2): 95-98.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19.02.008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54 例再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抑制剂方案为 :① 皮质激素 + 巴利昔单抗 + 他克莫司 + 吗替麦考酚酯四联免疫抑制方案 ;② 皮质激素 + 巴利昔单抗 + 他克莫司三联免疫抑制方案 ;③ 巴利昔单抗 + 他克莫司 + 吗替麦考酚酯三联免疫抑制方案 ;④ 巴利昔单抗 + 他克莫司两联免疫抑制方案。分别计算各方案中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的病例数及其预后转归。结果 54 例成人再次肝移植患者,术后 1 年内死亡 15 例,其余 39 例患者长期存活。术后 1 年内急性排斥反应 9 例(16.7%),感染 34 例(63.0%)。其中方案 1 共 31 例患者,4 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2.9%),20 例发生术后感染(64.5%);方案 2 共 15 例患者,3 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0.0%),10 例发生术后感染(66.7%);方案 3 共 1 例患者,0 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0%),1 例发生术后感染(100%);方案 4 共 7 例患者,2 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8.6%),3 例发生术后感染(42.9%)。所有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病例经增加他克莫司用量或甲强龙冲击治疗后症状均缓解,感染患者死亡 12 例,其余 22 例患者经对症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结论 再次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复杂,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至关重要。

滕大洪, 吴迪, 张威, 吴斌, 王振, 谢恩博, 蔡金贞, 郑虹

2019, (2): 99-102.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19.02.010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0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 再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再次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状态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法分析术后生存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再移植术后 1、3、5 年总体累计生存率分别为 63%、52.4% 和51.6%,手术时间、术前胆红素水平、术中输血量及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滞留时 间等因素与患者再次肝移植术后生存率有显著相关性。按时间分组,将 2000—2004 年设为早期组,2005—2015 年设为成熟期组。早期组再移植术后 1、3、5 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 41.7%、28.6% 和 28.6%,成熟期组术后 1、3、5 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 65.5%、56.1% 和 54.4%。结论 再次肝移植预后不良的因素与患者术前胆红素水平、手术复杂程度及手术经验密切相关。

王冠武, 李亭, 颉斌

2019, (2): 103-105.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19.02.003

目的 总结早期移植肝无功能再次肝移植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例早期移植肝无功能再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首次肝移植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6 例再次肝移植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均无术中死亡,术后短期病死率为 50%(3/6)。再次肝移植患者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高于首次肝移植(分:34.67±5.64 比 20.67±8.29,P < 0.05),手术时间低于首次肝移植(min :388.33±64.47 比 474.83±76.41,P < 0.05),术中输血量高于首次肝移植(ml :4 631.25±1 393.19 比 3 739.58±1 930.82,P < 0.05),无肝期时间与首次肝移植无显著差异。再次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为 66.7%(4/6)。结论 再次肝移植是早期移植肝无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风险仍高。

王建立, 关兆杰, 刘杰, 钱雷, 张莉莉, 田彦, 杨晓静, 杨春燕, 冯丽彦, 周彪, 王红, 牛玉坚, 尹利华, 沈中阳

2019, (2): 106-108.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19.02.004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供者供肾移植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移植中心 2014 年 4 月—2018 年 6 月间的 21 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供者的临床资料 ,以及 2 例胰肾联合移植和 28 例肾移植受体的随访资料。结果 供体 21 例,男性 13 例,女性 8 例,平均年 龄(25.8±16.7)岁,其中 9 例捐献前行手术切除治疗,病理显示松果体良性肿瘤 1 例,脊髓良性肿瘤 1 例,颅咽管瘤良性肿瘤 1 例,星型胶质细胞瘤Ⅱ级 3 例及Ⅲ级 1 例,脑膜瘤Ⅰ级 2 例。受者中 2 例胰肾联合移植,1 例手术后恢复顺利,1 例手术后第一天形成脾静脉血栓,手术取出,术后患者恢复顺利,2 例患者胰肾功能均正常。28 例肾移植受者中,1 例患者手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透析后 2 周肾功能恢复正常,1 例患者尿漏行二次手术修补,1 例肾移植 8 年后狼疮肾炎复发,行二次肾移植,供体为 7 岁男孩,诊断脑干胶质瘤,未行开颅手术治疗,肾移植手术后 1 年狼疮肾炎再次复发,恢复透析,其他患者手术后恢复顺利,目前随访 3 个月~ 4 年 4 个月,27 例受体肾功能均正常,随访无肿瘤复发。结论 中枢神经肿瘤供肾肿瘤发生率低,可以有效扩大供肾来源,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以及等待患者病死率,但对供肾应进行严密的评估和筛选。

丁梅

2019, (2): 109-112.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19.02.005

目的 探讨“四全照顾”对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生存质量需求评估体系的影响。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017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本院的 92 例肾移植术后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四全照顾”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组,每组 46 例。主要分析比较对护理质量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焦虑情绪评分、依从性评分、生理舒适度评分、环境舒适度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综合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护理技能、病房管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χ2 = 14.286,P = 0.003;χ2 = 16.331,P = 0.003;χ2 = 19.247,P = 0.002;χ2 = 18.295,P = 0.003)。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672,P = 0.002);观察组的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855,P = 0.003)。观察组的依从性评分、生理舒适度评分、环境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9.218,P = 0.002;t = -14.821,P = 0.003;t =-16.115,P = 0.002)。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873,P =0.001)。结论 “四全照顾”从身体、心灵各方面降低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与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科学、高效及合理的优势,对于肾移植术后感染的临床管理和相关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周结学, 刘东, 吴家清, 蒙善东, 申升, 朱春丽, 邓庚国, 马娟, 郑克立

2019, (2): 113-116.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19.02.006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围术期血红细胞免疫功能及 CD4、CD8 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 选取 2013 年 1 月—2017 年 3 月肾移植受者 25 例,25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 3 d、7 d、14 d、1 个月、3 个月采集外周血行红细胞免疫功能和 CD4、CD8 淋巴细胞数检测,观察红细胞免疫功能和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肾移植受者术前红细胞花环率低于对照组,其表面膜分子 CD35、CD58、CD59 表达也低 于对照组,而 CD4、CD8 淋巴细胞数稍低于对照组,术后红细胞花环率、CD4、CD8 淋巴细胞数呈现先下降后逐步恢复的过程,其表面膜分子 CD35 于术后呈现先降后升现象,CD58、CD59 于术后呈现先轻微上升,后逐步恢复。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前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对照组 , 术后有所改善,其变化与淋巴细胞变化基本一致,红细胞免疫可能参与到淋巴细胞及肾移植受者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

赵贺, 王凯, 孙东, 李明, 曲青山

2019, (2): 117-120.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19.02.009

目的 探讨系膜免疫球蛋白 A(immunoglobulin A,IgA)沉积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肾的移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人民医院 2015 年 6 月—2017 年 6 月收治的 DCD 供肾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术前病理活检,比较系膜 IgA 沉积 DCD 供肾(IgA DCD 组,n = 24)与系膜无 IgA 沉积 DCD 供肾(无 IgA DCD 组,n = 68)移植后肾功能、移植肾生存时间等。结果 92 例供肾中术前病理穿刺发现 24 例供肾的系膜区可见 IgA 沉积。检测受者术后 12 个月、24 个月血 肌酐值,IgA DCD 组血肌酐值分别为(92.48±9.70)μmol/L、(89.64±7.61)μmol/L。无 IgA DCD 组血肌酐 值分别为(93.77±8.82)μmol/L、(90.95±7.71)μmol/L。两组 2 年内各个时间点血肌酐值无统计学差异。受体 IgA 复发组接受系膜沉积 IgA DCD 供肾 7 例(50%,7/14),受体 IgA 未复发组接受系膜沉积 IgA DCD供肾 8 例(30%,8/26), 比较两组接受系膜 IgA 沉积 DCD 供肾分布无统计学意义。随访 12 ~ 36 个月,Kaplan-meier 分析结果表明 IgA DCD 组与无 IgA DCD 组移植肾存活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膜 IgA 沉积的 DCD 供肾可用于移植,不影响短期移植肾功能、IgA 肾病复发及移植肾存活率,可作为供肾的来源。

视频之窗
继续教育园地
专科护理
病例报告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