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5 3卷 1期 刊出日期2015-01-20
标准与规范
专家论坛
视频之窗
论著

郭静, 彭晓, 牛玉坚, 刘红霞, 张文馨, 毛莎, 张文鹤

2015, (1): 24-28.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15.01.005

目的 探讨肝移植受者应对方式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141 例肝移植受者,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对肝移植受者进行调查。MCMQ 得分采用 Feifel 调查数据作为常模进行比较,SF-36 得分与四川省常模进行比较,并对肝移植受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移植受者面对应对方式得分为(19.38±3.98)分,回避应对方式得分为(15.01±3.17)分,屈服应对方式得分为(8.01±2.67)分。回避方式得分显著高于 Feifel 常模(P 0.008),面对和屈服方式得分均显著低于 Feifel 常模(P 0.046 和 P 0.001)。肝移植受者生理健康生活质量(PCS)得分为(50.96±6.80)分,精神健康生活质量(MCS)得分为(50.10±9.22)分。PCS 中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和一般健康状况(GH)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四川省常模(均 P 0.05),而生理职能(RP)维度得分与四川省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81)。MCS 中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维度得分与四川省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而精神健康(MH)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四川省常模(P 0.01)。肝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与面对和回避应对方式均无相关性,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 -0.310 ~ -0.542,P 0.05 或 P 0.01)。结论 肝移植术后精神方面各维度得分显著优于生理方面各维度得分。屈服应对方式对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有负性影响。

高伟, 葛亮

2015, (1): 29-34.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15.01.006

目的 比较免疫抑制状态下血清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与阴性小鼠肝脏肿瘤的复发及进展情况,为临床应用 HBsAg 阳性供肝行肝移植治疗以挽救晚期肝癌患者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组选用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 Balb/c 小鼠 30 只,对照组选用普通 Balb/c 小鼠 30 只,每组分别给予脾包膜下接种 H22 肿瘤细胞株,术后给予环孢素 A、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免疫抑制干预治疗,模拟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状态,至观察结束。分别于术后 1、2、3 周处死小鼠,观察比较两组小鼠肿瘤复发率、荷瘤肝重;苏木素 - 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1)的表达。结果 两组小鼠肿瘤复发率 :实验组术后 1、2、3 周分别为 20%50%80%,对照组术后 1、2、3 周分别为 20%40%70% ;荷瘤肝重 :实验组术后 1、2、3 周分别为(1.04±0.05)g、(1.16±0.06)g、(1.29±0.06)g,对照组术后 1、2、3 周分别为(1.01±0.06)g、(1.13±0.05)g、(1.25±0.08)g ;肝组织 PCNA 阳性指数 :实验组术后 1、2、3 周分别为 22.20%±5.85%44.20%±6.07%53.40%±7.92%,对照组术后 1、2、3 周分别为 22.80%±5.51%43.60%±6.95%56.80%±9.14% ;VEGF :实 1、2、3 周 分 别 为 20.80%±5.47%25.90%±5.51%37.60%±2.16% 1、2、3 周 分 别 为 17.00%±4.14%26.70%±6.40%37.30%±1.42% ;ICAM-1 阳 性 指 数 :实 验 组 术 后 1、2、3 周 分 别 为 15.40%±3.89%23.20%±3.61%31.30%±3.47%,对照组术后 1、2、3 周分别为 14.50%±3.41%22.80%±2.97%29.40%±3.69% ;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 通过对免疫抑制状态下 HBV 转基因 Balb/c 小鼠移植型肿瘤复发动物模型的观察研究,认为血清学 HBsAg 阳性对小鼠肝癌复发及生长无显著影响。

王腾飞, 张威, 方振宇, 王洪海, 杨涛,

2015, (1): 35-39.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15.01.00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曲霉菌感染及颅内曲霉菌感染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1 例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颅内曲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于移植术后 1 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肌肉抽搐,抽搐时意识清晰,磁共振成像(MRI)提示 :右侧额叶可见占位病变,病灶中心呈长 T1 长 T2 信号影,周围可见环形等 T1 短 T2 信号影,增强后病灶呈环形强化,中心未强化,周围低密度影未见强化,诊断为颅内曲霉菌感染。患者停用吗替麦考酚酯(MMF)及激素,单用他克莫司(FK506)抗排斥反应,且 FK506 血药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应用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2 周后查头颅 MRI 见右侧额叶脓肿无明显变化。为治愈颅内感染,患者于全麻下行右额叶脓肿切除术,术中可见坚韧的脓肿壁,大小约 1.5 cm×2.0 cm,脑脓肿完整切除后送病理,术后病理回报 :颅内曲霉菌感染。术后继续给予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并定期复查头颅 CT。颅内脓肿切除术后患者未再发抽搐、高热。术后 1 个月复查头颅 CT 显示,颅脑术后改变较前好转,右侧额颞部皮下组织肿胀较前减轻,其他无异常。患者痊愈后出院。结论 由于颅内曲霉菌感染抗真菌药往往在局部难以达到有效的抑菌浓度,对于肝移植术后孤立的颅内曲霉菌感染病灶,联合应用局部手术切除和抗真菌药物,同时减少抗排斥反应药物的剂量,可能是理想的治疗方案。

伊正甲, 高海军, 王浩, 陈光

2015, (1): 40-44.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15.01.008

目的 介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 - 门静脉瘘的诊疗方法,并探讨肝动脉 - 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 2 例肝移植术后经皮经肝穿刺活检引发的肝动脉 - 门静脉瘘患者,经影像学确诊后,均采用经微导管弹簧圈栓塞瘘口治疗。结果 患者 1 经介入栓塞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宽度明显减少,血流恢复正常,脾大有所缓解,腹腔积液减少 ;患者 2 经介入栓塞治疗后,肝门区波动性包块消失,血流恢复正常。2 例患者的治疗证明以弹簧圈栓塞治疗肝动脉 - 门静脉瘘是安全有效的。结论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 - 门静脉瘘一旦诊断明确,介入栓塞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

专科护理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