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4 12卷 2期 刊出日期2024-03-20
述评
论著

王鑫, 杨大帅, 周瑜, 余斌, 丁佑铭, 赵凯亮

2024, (2): 100-103.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4.02.002

目的 探讨供体与受体年龄差距和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比值对受体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7 年 6 月 1 日至 2023 年 9 月 1 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卡方检验分析组间倾向性匹配评分前和倾向性匹配评分后受体伤口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供体受体年龄差距大于等于10 岁共 32 例。51 例供体和受体年龄差距小于 10 岁。倾向性匹配评分前 :早期感染率无差异,晚期感染率无差异。46 例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的比值大于 0.01,37 例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的比值小于等于 0.01。倾向性匹配评分前 :早期感染率无差异,晚期感染率无差异。32 例供体受体年龄差距大于等于10 岁,按照 1 ∶ 1 匹配了 32 例供体和受体年龄差距小于 10 岁的患者。倾向性匹配评分后 :早期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χ2 4.27,P 0.04),晚期感染率无差异。37 例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的比值小于等于 0.01。按照 1 :1 匹配了 37 例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的比值大于 0.01 的患者。倾向性匹配评分后 :早期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χ2 9.95,P 0.01),晚期感染率无差异。结论 供体与受体年龄差距大于等于 10 岁和供体肝重量与受体体重的比值小于等于 0.01 是受体术后早期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张莉莉 , 于涛 , 田彦 , 冯丽彦 , 周彪 , 杨晓静 , 白兰

2024, (2): 104-108.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4.02.003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DCD 肝移植手术患者 100 例,移植术后进行为期 1 年的随访调查,观察肝移植受者的生存状态,对相关危险因素加以分析。结果 100 例肝移植受者术后 1 年病死率为 3%(3/100),其死亡因素与供体冷缺血时间、供体脂肪肝、术中出血量、供体白蛋白及总胆红素水平、肝细胞水肿密切相关(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供体冷缺血时间≥ 840 min、脂肪肝是影响肝移植受者生存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为 26%(26/100),其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与受体肝功能 Child-Pugh 评分、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术中输血量、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留观时间密切相关(P < 0.05)。结论 DCD 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率具有显著影响,供体冷缺血时间、供体脂肪肝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状态具有重要影响。 

陈小雨, 江哲龙, 冯燕, 江艺, 吴丽姿

2024, (2): 109-113.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4.02.004

目的 探讨儿童潜在器官捐献者亲属对于器官捐献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并分析其器官捐献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2017 — 2021 年 57 例符合器官捐献条件的儿童亲属资料,根据最终是否同意器官捐献分为同意组(n 14)和不同意组(n 43),调查患儿亲属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情况和了解程度,并分析器官捐献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14 例器官捐献的患儿中,脑外伤、胶质瘤、脑膜炎是主要病因,分别为 5 例(35.71%)、4 例(28.57%)、3 例(21.43%),有 3 例患儿家属初次沟通即同意器官捐献,6 例患儿家属进行两次沟通,5 例患儿家属沟通次数超过 2 次。14 例器官捐献患儿共捐献肝脏 11 个、肾脏 10 对、心脏 3 个、眼角膜 11 对、1 具大体。单因素和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发现宗教信仰(OR 2.916,95% CI 2.546 ~ 9.646)、独生子女(OR 2.246,95% CI 1.536 ~ 6.347)、不了解器官捐献(OR 2.578,95% CI 1.864 ~ 5.346)、不愿意放弃救治(OR 3.635,95% CI 2.835 ~ 11.536)是患儿家属拒绝器官捐献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儿童潜在器官捐献者亲属对于器官捐献决策往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日常公益宣传中应加强宣教,提高民众对器官捐献认知和了解水平,有利于提高儿童器官捐献成功率。

潘丽, 罗颖, 万晓菲, 周鑫, 叶啟发, 潘华勤, 徐智高, 周威, 徐艳

2024, (2): 114-118.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4.02.005

目的 探讨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应用于器官捐献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为器官移植后的抗感染药物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于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6 月 142 例器官捐献者的临床病例,收集捐献者的血液样本的mNGS 检测和病原微生物培养检测结果,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42 例捐献者中 98 例在 mNGS 中检测到病原微生物,阳性检出率为69.01%。其中,59 例(60.20%)为单纯病毒感染,12 例(12.24%)为单纯细菌感染,4 例(4.08%)为单纯真菌感染,混合感染 23 例(23.47%)。共检测出病原微生物 173 株。其中,病毒 125 株(72.25%),细菌 40 株(23.12%),真菌 8 株(4.62%)。对捐献者血液样本送检 mNGS 同时送检微生物培养检测,142 例捐献者中 20 例(14.08%)血培养检测到病原微生物,共检测出 21 株病原微生物,其中 20 例(95.24%)为细菌,1 例(4.76%)为真菌。器官保存液中培养出病原微生物 2 例(1.40%)。结论 mNGS 对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高于微生物血培养检测。mNGS 检测和血培养病原微生物检测在细菌的诊断上差异不明显,而在检测真菌及病毒阳性时有统计学意义,且 mNGS 检测比血培养病原微生物检测能大幅度缩短检验时长。 

范铁艳, 李君, 陈虹

2024, (2): 119-122.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4.02.006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缓释胶囊在肝功能稳定的远期成人肝移植受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随访的远期肝移植受者转换为他克莫司缓释胶囊的临床资料,分析应用他克莫司缓释胶囊前、后不同时间点肝功能、肾功能、他克莫司药物浓度、CD4+ T 细胞数量变化趋势。结果 肝移植术后应用他克莫司缓释胶囊患者共 21 例,男性女性比为 13 ∶ 8。平均年龄为(60.07±8.24)岁。转换时间(距肝移植手术)为(28.85±49.47)个月。他克莫司普通剂型与缓释剂型剂量比为 1 ∶ 1.03。与转换前相比,换药后 2、4、12 周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 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ad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肌酐(creatinine,Cre)、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CD4 + T 细胞数量及他克莫司浓度相比无统计学意义。3 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轻微波动,增加他克莫司缓释胶囊剂量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肝功能稳定的远期成人肝移植患者由他克莫司普通剂型等比例转换为他克莫司缓释剂型后,肝功能稳定,排斥反应发生率低,肾功能改善不明显。 

刘炎忠 , 李玉柱 , 朱润 , 胡英娜 , 肖璐

2024, (2): 123-126.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3.02.007

目的 分析我国肾移植受者死亡原因及特点。方法 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检索系统,以“肾移植”“死亡”和“原因”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纳入的 15 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包含 1977 — 2018 年的肾移植受者共 18 070 例,受者发生死亡 2 286 例,死亡发生率为2.0% ~ 35.7%,总体死亡率为 12.6%(2 286/18 070)。受者死亡原因包括感染 810 例(35.4%)、心脑血管疾病 787 例(34.4)、肝衰竭 344 例(15.1%)、胃肠道疾病 73 例(3.2%)、肿瘤 69 例(3.0%)、意外死亡 19 例(0.8%)、 经济因素 10 例(0.5%)、其他原因 174 例(7.6%)。结论 肾移植受者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次要原因是肝衰竭,少见原因是胃肠道疾病、肿瘤,其他原因罕见。 

高洋, 卫田, 张星哲, 豆猛, 郑秉暄, 牛泽家馨, 郑瑾, 田普训

2024, (2): 127-13.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3.02.008

目的 探讨 PBRM1 分子在移植肾缺血 / 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3 组肾脏组织(每组 5 例),分为正常肾脏组(Control 组)、移植术后肾功能稳定组(STA 组)、移植肾缺血 / 再灌注损伤组(IRI 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多溴蛋白 1(polybromo 1, PBRM1)在 3 组中的蛋白表达。结合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分析 PBRM1 在肾脏 IRI 后的表达,探讨其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验证 Pbrm1 分子在 Th17 细胞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 染色结果显示,与 Control 组和 STA 组相比,IRI 组的 PBRM1 表达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经 GSE180420 数据库分析显示,与 Control 相比,IRI 组 PBRM1 分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GSEA 结果提示 PBRM1 可促进Th17 细胞的功能。体外实验证实,与 Th0 细胞相比,Pbrm1 基因的转录水平在 Th17 细胞中显著升高。结论 移植肾 IRI 后 PBRM1 分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BRM1 分子可能通过影响 Th17 细胞的功能,从而加重肾脏 IRI。 

视频之窗
病例报告
专科护理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