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彪, 代贺龙, 余少杰, 郭勇, 蓝恭斌, 彭风华, 谢续标, 彭龙开
2021, (2): 105-109.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1.02.00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儿童死亡后器官捐献(deceased donor,DD)供肾移植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2012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完成的 357 例儿童 DD 供肾移植相关资料,将其分为三组,将 297 例单肾移植设为组一,60 例双肾移植中,32 例供体满足三“5”原则(供体年龄> 5 个月,供体体重> 5 kg,供肾长径> 5 cm)设为组二,28 例不满足三“5”原则者设为组三,统计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供体年龄、供肾大小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术后血栓性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组一 297 例单肾移植受体有 2 例发生移植肾栓塞,发生率为 0.67%,经分析为外科操作失误所致 ;组二 32 例双肾移植受体未出现血栓并发症,1 例出现肾动脉狭窄 ;组三中有 5 例受体发生移植肾栓塞,其中 3 例单肾动脉栓塞,1 例双肾动脉栓塞,1 例单肾静脉栓塞,其均为采用分离式双肾移植术式的受体,栓塞发生率为 17.8%,而接受“利用主动脉远端建立流出道的双肾移植”术式的 18 例受体无 1 例发生栓塞。结论 儿童供肾移植术后血栓并发症与供体年龄,供肾大小及外科技术有关。供体年龄< 5 个月,供体体重< 5 kg,供肾长径< 5 cm 的供体栓塞发生率明显升高。“利用主动脉远端建立流出道的双肾整块移植”术后栓塞发生率低,可有效解决婴幼儿供肾移植栓塞难题,但仍需扩大样本量以及长期随访。
赵美姗, 张健, 张磊, 林俊, 朱一辰, 田野
2021, (2): 110-115.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1.02.006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开放手术技巧与效果。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共行 166 例单肾移植,共发生 5 例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开放手术术式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这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5 例患者中,男性 3 例,女性 2 例,平均年龄 42.6 岁。其中 2 例患者原发病为Ⅱ型糖尿病,3 例患者为肾小球肾炎。输尿管梗阻确诊的平均时间为肾移植术后 143.8 d,行开放手术平均时间为肾移植术后209.8 d,确诊梗阻时平均血肌酐水平为 271.94 μmol/L。所有患者均因出现移植肾积水合并血肌酐进行性升高经影像学检查确诊,首先采取内支架或经皮肾造瘘紧急挽救肾功能。待肾功能恢复稳定后,根据梗阻段位置,3 例患者行移植输尿管 - 膀胱再吻合术,1 例患者行原输尿管 - 移植肾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 例患者行膀胱皮瓣翻转代输尿管术。5 例患者开放手术平均时间为 2.6 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 32 ml。开放手术后,5 例患者均预后良好,开放手术后平均血清肌酐恢复至 111.5 μmol/L,尿量正常,无外科并发症发生。随访半年后,5 例患者均未再发生输尿管梗阻。结论 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外科并发症之一,腔内治疗中远期效果有限,根据不同梗阻部位选择不同术式进行开放手术,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方案。
郭奉洁, 马锡慧, 李彬钰, 孙玉洁
2021, (2): 116-119.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1.02.007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抑制法检测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全血药物浓度的结果。方法 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抑制法平行检测 96例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全血药物浓度,对比检测结果差异性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得的 Tac 血药浓度(5.78±2.18)μg/L 低于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抑制法测得的 Tac 血药浓度(6.51±2.32)μg/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两种方法检测 Tac血药浓度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 0.9676,P < 0.0001);两种方法检测 Tac 血药浓度 结果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Y = 0.551+1.032X (其中 X 为化学放光微粒子免疫法,Y 为胶乳增强免疫抑制法)。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 Tac 血药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差异显著,不可相互比较,二者可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来互相推算,建议同一患者长期选用同一种方法监测 Tac 血药浓度,以便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个体化用药依据。
杨柳, 曹欢, 孙东, 侯宾, 林玲, 宋红丽
2021, (2): 120-125.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1.02.008
目的 探讨常温机械灌注(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NMP)对大鼠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DCD)供肝微循环发挥的作用。方法 采用夹闭 SD 大鼠胸主动脉热缺血30 min 获取 DCD 供肝;在体外建立大鼠 NMP 系统。根据不同的保存供肝方式,将实验分为:正常(Normal)组(n = 6),留取血清及肝脏待用 ;NMP 组(n = 30),保存 4、6 和 8 h 后收集肝脏标本,灌注后 0、2、4、6 h 和 8 h 收集流入道、流出道灌注液待检 ;静态冷保存(SCS)组(n = 6),肝脏以 20 ml 4 ℃ UW 液冲出肝内血液,并于 UW 液中 4 ℃ SCS 6 h 后收集肝脏标本。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流出道灌注液的肝功能;HE 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 ;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 ;TUNEL 检测肝脏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blot 检测肝脏组织内皮素 -1(endothelin-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间黏附分子 -1(intervascular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 SCS 比较,NMP 能显著改善 DCD 供肝组织学损伤,Suzuki 评分 NMP 组(3.40±0.55)显著低于 SCS 组(7.00±0.71,F = 229.75,P < 0.05);减轻肝细胞凋亡,NMP 组凋亡细胞数(9.80±1.48)显著低于 SCS 组(33.40±4.39,F = 166.58,P < 0.05);同时能修复肝细胞线粒体损伤,NMP 组不可逆损伤线粒体数量(1.60±0.55)显著低于 SCS 组(2.80±0.45,F =36.29,P < 0.05)。进一步发现,NMP 可改善 DCD 肝脏微循环 :① 抑制细胞间黏附,改善内皮细胞损伤,与SCS 比较,NMP 显著抑制肝内 ICAM-1(F = 1728.45,P < 0.05)、VCAM-1(F = 254.72,P < 0.05)和 vWF(F = 595.30,P < 0.05)的表达 ;② 改善肝脏 ET-1/NOS 平衡和微循环灌注,与 SCS 相比,NMP 显著抑制肝内 ET-1(F = 1372.51,P < 0.05)、iNOS(F = 1102.20,P < 0.05)的表达,促进 eNOS(F = 271.66,P < 0.05)的表达。结论 NMP 能够改善大鼠 DCD 供肝质量,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细胞间黏附,改善窦内皮损伤及微循环灌注发挥保护作用的。
王一喆, 王凯, 李明, 曲青山
2021, (2): 126-130.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1.02.00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 IgA 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0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肾移植的 149 例原发病为 IgA 肾病的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程序性肾活检结果,将肾移植后是否有 IgAN 复发分为复发组(40 例)和未复发组(109 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供体类型、透析时间、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时间,移植病史、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病史、术后感染病史、免疫抑制方案、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错配数,统计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相比,两组性别、肾移植次数、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血压、免疫抑制方案、术后有无感染病史、透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 : 供体来源、受体年龄、HLA 错配数是肾移植术后 IgAN 复发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 IgA 肾病复发与供体来源、受体年龄、HLA 错配数有关,针对以上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为临床控制 IgAN 的复发提供思路。
胡伟, 曹磊, 董岩, 付生军, 杨立
2021, (2): 131-138.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1.02.010
目的 对比激素减撤 / 避免与基于类固醇的免疫抑制方案在儿童肾移植受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全面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数据库,纳入研究儿童肾移植受者行激素减撤 / 避免与使用激素方案对比的文献,并用 RevMan 5.4 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 6 项随机对照实验,共 634 例患者,其中激素减撤组 320 例,激素使用组 314 例。结果显示,激素的减撤 / 避免与身高的改善有关〔MD = 0.39,95%CI(0.14,0.65),P < 0.01〕,青春期前的患者获益更大。身高的增长在短期内并未伴随排斥反应的增加或人肾存活率的降低,长期预后同样乐观。结论 在儿童肾移植受者中施行激素减撤 / 避免方案,对儿童的身高增长有显著改善,其中青春期前的患者受益更大。最为重要的是,从短期来看,生长发育的获益并非以急性排斥反应的增加为代价,从长期随访来看,人 / 肾存活率与使用激素的受者相当。
姜晓青, 解曼, 张群, 孔心涓, 饶伟
2021, (2): 139-145.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1.02.01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后停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单用替诺福韦(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预防 HBV 复发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选取我院 HBV 相关 LT 患者,将患者分为 TDF单药组和恩替卡韦(entecavir,ETV)联合 HBIG 用药组,收集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并比较两种用药方案的效果、不良反应及用药花费。结果 截止到 2019 年 6 月 30 日,本研究终纳入单药组 10 例和联用组28 例, 分 别 平 均 随 访 13.50 个 月 和 13.03 个 月, 单 药 组 1 例(10.00%)和 联 用 组 2 例(7.14%) 出 现 乙肝 表 面 抗 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 阳 性 复 发, 所 有 患 者 术 后 乙 肝 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DNA)始终为阴性,联用组 1 例(3.57%)死亡,单药组费用明显低于联用组(490 元 / 月比1952.55 元 / 月,P < 0.01)。结论 与 ETV联合 HBIG 相比,LT 后 TDF 单药预防 HBV 复发,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范铁艳, 卢倩, 徐光勋, 宋继勇, 李昂, 汤睿, 吴广东, 于里涵, 陈虹
2021, (2): 147-148.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1.02.013
邹寄林, 邱涛, 周江桥, 陈忠宝, 张龙, 马枭雄, 王天宇, 金泽亚, 徐雨
2021, (2): 152-155.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1.02.015
蔺晨雨, 肖漓, . 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 张家口,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 院第八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研究所, 北京市器官移植与免疫调节重点实验室, 北京
2021, (2): 163-168. DOI:10.3969/j.issn.2095-5332.2021.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