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3 1卷 1期 刊出日期2013-01-20
述评
法规与指南
论著

岳扬 , 臧运金 , 吴凤东 , 任秀昀 , 关兆杰 , 李威 , 陈新国 , 沈中阳

2013, (1): 13-16.

目的 总结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肝脏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治疗经验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 年 3 月至 2012 年 12 月本院行原位肝脏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 22 例,均接受DCD 供体,供者年龄 2~53 岁,均为中国Ⅲ类可控性 DCD,车祸致严重脑损伤导致脑死亡 13 例,脑部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脑死亡 9 例;热缺血时间 13~28 分钟,平均 18 分钟;冷缺血时间 5~12 小时,平均 7.5 小时。所有受者接受肝移植后早期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 + 吗替麦考酚酯 + 类固醇激素),程序化复查移植肝脏功能及血药浓度,记录移植肝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及存活情况。结果 22 例患者均顺利接受 DCD 供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原发无功能 1 例;围手术期死亡 2 例,20 例患者恢复顺利。随访 2~40 个月,1 例患者于术后 16 个月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其他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预后良好,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DCD 供肝肝移植后肝功能多可顺利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张伟杰, 陈知水, 魏来, 明长生, 周平, 陈刚, 曾凡军, 昌盛, 陈栋, 杜敦峰, 郭晖, 陈孝平

2013, (1): 17-21.

目的 通过观察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移植器官的临床结果,探讨 DCD 移植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010 年 3 月至2012 年 10 月期间施行的 DCD 移植器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共有 13 例受者纳入研究,包括8 例肾移植和 5 例肝移植,手术顺利。肾移植病例中术后分别因移植肾动脉破裂、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AMR)而切除移植肾 2 例,因脑血管意外死亡 1 例。肝移植病例中因肝动脉出血死亡 1 例。总体 1 年移植物 / 人存活率分别为 69.2% 和 84.6%。结论 使用 DCD 捐献器官可以扩大供体来源,缓解器官短缺困难,但应注意并发症发生,提高移植效果。

武小桐, 王振兴, 陈花

2013, (1): 22-25.

目的 通过分析本院实施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移植病例,探讨国内 DCD 器官移植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 2011 年 1 月至 2012 年 9 月本院移植透析中心所涉及 DCD 捐献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4 例 DCD 者共实施了 7 例肾移植和 4 例肝移植,所有捐献者属于国际标准Maastricht Ⅲ类,热缺血时间为 10~18 分钟。7 例肾移植受者中,1 例采用双肾带膀胱袢移植。所有受者手术顺利,移植物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无移植患者死亡。结论 严格掌握潜在捐献者的筛选标准,实施可控的 DCD 程序,可以扩大供者来源,减少移植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视频之窗
论著

江春平, 丁义涛, 徐庆祥, 吴亚夫

2013, (1): 27-30.

目的 探讨 ABO 血型不合供肝在肝移植的应用对术后肝功能和预后的影响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 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2008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 ABO 血型不合供肝 8 例,随机选择同期 ABO 血型相合供肝 10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监测肝移植术后受体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感染、移植肝功能不良或无功能(IPF/PNF)发生率和患者 1 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 上述指标 ABO 血型不合供肝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在没有合适供肝的情况下,谨慎使用 ABO 血型不合供肝,辅以适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其治疗结果可与正常供肝组相近。

曲明, 王营, 史彦芬, 杜英东, 尹惠生, 刘延军, 张成钧

2013, (1): 31-34.

目的 总结 ABO 血型不相容的成人间肝脏移植经验,回顾相关文献,探讨相关治疗策略。方法 分析 2008 年 1 月至 2011 年 6 月间在本院接受 ABO 血型不相容成人肝脏移植的 3 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 ABO 血型不相容的成人间肝脏移植经验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3 例患者术后均在 72 h 内苏醒,2 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给予奥氮平口服、氟哌啶醇肌肉注射恢复。未见血管及胆管并发症发生。1 例患者 1 年后因肿瘤转移死亡。余 2 例患者分别随访 1 年、8 个月,生活状况良好。结论 在病情危及生命的情况下,ABO 血型不相容的肝移植是可行的。

王毅, 赵闻雨, 张雷, 曾力, 朱有华

2013, (1): 35-39.

目的 观察 CYP3A5 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浓度 / 剂量比值(blood drug concentration/dose,C/D)的影响,探讨适合不同基因型受者的 Tac 起始剂量。方法 按CYP3A5 基因型将 157 例肾移植受者分为表达组(CYP3A5*1/*1 型和 CYP3A5*1/*3 型患者,72 例)、不表达组(CYP3A5*3/*3 型患者,85 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术后 Tac C/D 比值、急性排斥反应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不同基因型患者起始 Tac 剂量及达到肾移植术后早期有效目标药物浓度(7~14 μg/L)的间隔时间。结果 CYP3A5 表达组患者术后 7、14、30 天的 C/D 比值均低于不表达组(均 P<0.05),术后 1 个月组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表达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表达组(P<0.05);表达组及不表达组患者术后起始剂量无明显差异(分别为 0.129、0.132 mg/kg,P>0.05)。但表达组患者达到目标浓度时间较不表达患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 受 CYP3A5 基因多态性影响,*1/*1 和 *1/*3 型患者早期要达到目标血药浓度,需提高该组患者的起始用药剂量,而 *3/*3 型患者则应适当降低起始剂量。根据 CYP3A5 基因多态性作为 Tac 个体化用药的依据,可以减少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肾移植的临床效果。

杨洋, 宋红丽, 张文, 沈中阳

2013, (1): 40-43.

目的 比较大鼠小肠移植中两种不同的血管吻合方法,改进吻合技术,提高大鼠小肠移植的成功率。方法 雄性 SD 大鼠做供体,雄性 Wistar 大鼠做受体,建立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 120 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采用经典两点固定双线连续缝合方法,实验组采用一点固定单线连续缝合方法,将供体腹主动脉、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做端侧吻合。比较两组血管吻合时间、血管并发症及 3 天存活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血管吻合总时间(53.42±4.16)分钟,实验组(42.31±3.72)分钟,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实验组吻合方法较对照组更易出血,但对照组误缝对侧的可能性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和 P <0.01);而两组吻合口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 3 天存活率为 57.1%,实验组为 78.9%,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一点固定单线连续缝合法吻合时间明显缩短,不易发生对侧误缝,提高了小肠移植大鼠的生存率。

王凯, 高伟, 朱志军, 孙丽莹, 孙晓叶, 曲伟, 沈中阳

2013, (1): 44-46.

目的 探讨外周血 CD4+T 淋巴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水平与肝移植术后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肝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样本 142 例次,应用 ImmuKnow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试剂盒检测 ATP。根据患者肝移植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及不同的免疫应答状态分组,分析 CD4+T 淋巴细胞 ATP 水平与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关系。结果 根据患者临床状态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其 ATP 值分别为 236.0(41.0~512.0)μg/L 和 371.5(9.0~1000.0)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根据患者外周血CD4+T 淋巴细胞 ATP 水平将患者分为低免疫应答组、正常免疫应答组和高免疫应答组,其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 25.0%、13.6% 和 0,各组间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3)。结论 外周血 CD4+T 淋巴细胞 ATP 值与肝移植术后感染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视频之窗
病例报告
综述